3月24日,由学生工作处、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主办,智能焊接技术学院承办的学校第一期辅导员沙龙在金钻讲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聚力赋能·职通未来——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主题,聚焦当前就业形势与学生实际需求,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分组研讨等形式,探索就业服务创新路径,切实提升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学校副校长林胜,学生工作处、招生与就业指导处负责人,各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及辅导员代表、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开场,智能焊接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郑天罡以《高校辅导员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实践探究》为题进行专题分享。郑天罡老师结合就业数据剖析当前就业形势,并分享智能焊接技术学院促进学生就业、开展防范就业诈骗教育的相关举措。

专题分享后,四位辅导员通过情景模拟再现了毕业生常见的就业困惑。案例涵盖“选择困难型”“升学失利逃避型”“能力不足自我怀疑型”“自我否定躺平型”等典型问题,辅导员们结合学生心理特点,运用职业规划理论、心理疏导技巧和就业政策解读,为“问题学生”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每组模拟结束后,专家评委现场点评,从专业角度提出优化建议,赢得阵阵掌声。

在分组讨论环节,设置叁大研讨议题:“如何开展不配合实习就业学生的思想工作”“应对‘慢就业’‘缓就业’‘频繁跳槽’现象”“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招聘宣讲会”。与会人员分为叁组,围绕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各小组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创新思路,在汇报环节,各组代表通过思维导图、关键词提炼等方式展示成果,专家总结点评直击要点,现场氛围务实高效。

学校副校长林胜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就业工作需要构建“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方位服务”的育人体系,并提出五项要求:一是压实责任体系,落实“院领导包班-辅导员包干-教师党员包人”机制;二是优化绩效考核,强化就业工作权重;叁是深耕“叁全育人”,实施“预防-帮扶-跟踪”全周期管理;四是强化校企对接,推动订单培养与政策落地;五是提升队伍能力,加强就业指导培训与创新实践。林胜副校长号召全体教职工以“匠心”精神助力学生“好就业,就好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本次沙龙通过“案例研讨+实战模拟+经验共享”的模式,为辅导员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与会者纷纷表示,活动不仅提升了就业指导的专业能力,更深化了对学生心理与需求的理解。未来,学校将持续推进就业育人工程,探索“互联网+就业”新模式,为毕业生铺设更宽广的成长之路。
据悉,我校辅导员沙龙活动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而设立。活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辅导员九大职责,通过“学习分享”“能力训练”“分组交流”“成果汇报”“专家指导”,构建"学、训、研、创、评"五大赋能模块,贯通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全链条。沙龙活动实行承办单位轮值制,本学年按月度拟开展9期沙龙,由学校9个二级学院各承办1次。希望通过搭建开放性、互动性、研究性、学术性交流平台,让辅导员在专家引领下拓宽视野、激发灵感;在同行的交流中研究工作、共享成果,增强研究意识,提升综合素质,构建学习型、研究型学生工作团队,打造“机电辅导员成长共同体”
一审一校丨黄宝龙
二审二校丨傅祥威
叁审叁校丨秦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