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王亮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
获奖证书
校友王亮(前排左二)上台领奖
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副股长,百年五四·龙城青年好榜样,第一书记……
在不同的身份里,王亮最看重最在乎的是第一书记。作为无数奋战在精准扶贫第一线的其中一员,他们在努力完成党中央和习近平主席的嘱托。
王亮,是我院机械工程系设备专业06届毕业生。近日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授予“广西五一劳动奖章”,他是融安县此次申报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并获此殊荣的唯一个人。此项荣誉主要是表彰王亮自赴任融安县大坡乡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以来,在农村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攻坚工作中取得的卓越成绩,被授予广西五一劳动奖章。
2017年9月,大坡乡福下村第一书记出现空缺,作为该贫困村的后盾单位县扶贫办正在为选派哪位同志驻村犯难时,王亮同志毫不犹豫,主动请缨让领导派其下村,这已是该同志第二次担任第一书记。曾在2016年5月,他根据组织派遣,已担任过大坡乡星下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直到2017年7月由于工作需要,不再驻村,调回县扶贫办。这一次选择下乡驻村,王亮态度是坚决的,因为他的心一直牵挂着贫困山区的父老乡亲,一直想为山区的群众继续做点实事,虽然家中还有一个刚刚出生只有45天的女儿。为了安心驻村,王亮首先把家里的事务安顿好,把刚刚出生的女儿交由妻子和岳母照看,把6岁的儿子寄住在奶奶家。在家人的支持下,王亮心怀扶贫使命,带上一部车、一台手机和一本驻村日记开始了大坡乡福下村的驻村工作和生活。
虽然担任过第一书记,但面临新环境、新问题、新任务,王亮还是感到压力巨大,如何顺利开展工作?王亮许下“进村屯、熟业务、懂政策、晓民生、接地气、谋福祉”的庄严承诺,采取白天走、访、问,夜晚记、思、学的办法,经常“5+2”“白加黑”的加班加点工作。通过走访和夜访,他利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遍访全村152户贫困户,熟悉了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和村屯发展瓶颈。针对村民房屋破旧,收入低、难脱贫的实际,王亮结合脱贫标准,做好因户施策、分类指导。天天走村串户宣传2018年危房改造政策,“自己有一点,亲戚筹一点,政府补助一点”成为他鼓励群众危房改造的顺口溜。在他的努力下,仅2018年,福下村开展危房改造的农户合计84户,创历年来新高,也是近10年危房改造的总和。同时,他积极引导农户通过转移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并组织贫困户开展叉车培训、家政服务培训等实用技能培训,积极动员农户亲身感受发展飞鸡养殖等特色产业,让农户亲身感受发展产业带来的获得感。在王亮的宣传带动下,2018年该村发展大坡飞鸡养殖35000羽、滑皮金桔种植100亩和香杉种植320亩,村里有了特色产业,大批村民有了稳定收入。
福下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距离县城远,交通不便,山多地少,资源匮乏。村屯如何脱贫?乡村如何振兴?一直是王亮思考的事。对此,王亮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实施能人带富、组织带富工程,发挥村级党组织引领优势和能人带头优势,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带领村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他积极引导黄云燕和黄维做大肉猪养殖产业,并用他们的产业技术去引导、带动、服务其他5户贫困户,实现肉猪年出产量均超过200头,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元。同时引导黄海清采取成立养鸡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抱团发展飞鸡产业,提高产物质量,获得更高回报。这一做法极大提升了养殖户信心,已带动25户贫困户养殖大坡飞鸡实现脱贫致富。为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王亮积极引导村级入股“大坡飞鸡”繁育基地、发展“百村万亩”金桔园、盘活闲置校舍和村委楼进行出租等,2018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得到了村委干部的认可。“王亮书记来到我村工作不久,但很快进入工作角色,他熟悉基层情况,知晓扶贫政策,和群众沟通有方法,工作态度端正,非常吃苦耐劳,工作上有活力,服务意识较强,上级派遣这样的干部到我村担任第一书记,我很愿意跟他搭档,因为工作很顺利,心情很高兴。”福下村支部书记黄先礼如是说。
刚开始进村入户做工作时,村民们对王亮这个“外来人”根本不认可,对王亮宣传的政策十分排斥。同时王亮也发现,一系列问题都严重制约了贫困户脱贫,比如老苏家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还没有缴纳,老莫家的危房还没有重建,老黄家的孩子过完年还在犹豫是否还外出务工等等。如何才能说服群众,如何才能让群众配合工作?王亮了解到,这主要是群众“等靠要”的思想在作怪。为使群众配合工作,王亮坚持走访和夜访,坚持以真情换真情,在群众有困难时总是第一时间出现,第一时间帮助解决;在宣传政策时总是挨家挨户作动员,与农户促膝长谈,消除存在顾虑。通过思想引导,勤走访,多励志,多帮忙,这个“外来人”终于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很快,老苏家的医疗保险已经缴纳;老莫家的危房已经拆除,计划重建,正在申请当年度的危房改造补助指标;老黄家的孩子出去务工了,计划存多些钱把房子装修下,迎接准儿媳的到来。“事无巨细,找第一书记”。这是福下村的老百姓在嘴边经常挂着的话。邻里纠纷、扶贫项目推进、子女上学申请雨露计划、老人住院报销和外嫁女婚变后户口落户问题等等,现在大家都愿意找到王亮书记来帮忙解决,王亮书记用自己的真心真情真意赢得了群众称赞。
到基层挂职后,要求“吃、住、干”都在村,和老百姓打交道,只有脚下有泥土,才能心中系百姓。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阶段,大量的工作量需要经常5+2和白+黑的工作,但是,王亮书记从来没有怨言,不计较个人得失。2018年12月初,因连续半个月加班导致左脚剧痛,不能走路,影响正常工作,为了做好迎接2018年度自治区“四合一”脱贫摘帽实地核验工作,王亮强忍剧痛,继续在岗位上工作,还经常加班加点。同事建议他到医院就诊,他轻轻一笑说:“等做好迎接实地核验工作后再去”,又马上顽强地投入到工作中。他经常跟身边的同事说,在这场脱贫攻坚的战役上,自己很荣幸能在两个贫困村担任过驻村第一书记,可以为贫困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干工作要端正态度,才能打胜仗。正是这样的工作态度,大坡乡福下村作为2018年度与脱贫村,于12月底顺利通过自治区“四合一”核验组实地核验,王亮也获得融安县2018年度“蓝标河式”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正是如此无私的奉献,王亮被授予今年的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评为“百年五四·龙城青年好榜样”。对于这些荣誉,王亮说:“感谢组织给予的荣誉,也感谢母校的培养。”
&苍产蝉辫;(03级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辅导员樊忠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