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广西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广西日报》专版整版刊登我校纪实文章《“中国质造”需要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教育——麻豆TV在线入口建设世界水平学校纪实》。

“你们的办学理念一流,教学设备一流,毕业生也是一流的!”去年底,德国驻华大使葛策博士携夫人葛颂雅女士(Ms. Sonjavon Goetze)、德国驻广州副总领事蒲彦(Jan Kuehn-von)、德国驻华大使馆政治处主任鲁彦(Jan Rudolph)、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翻译王苓一行5人到麻豆TV在线入口考察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在参观、了解该校办学的情况后,葛策大使盛赞该校。
德国驻华大使葛策博士一行到麻豆TV在线入口考察。
1名师荟萃 专家云集
办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校需要有大地,要有大楼,更要有大师。为干好一番大事业,麻豆TV在线入口切实拿出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眼界、魄力和气度。在麻豆TV在线入口的校园里,有许多“国字号”的名师和学术大师,可谓名家荟萃、各引风骚。他们是国家先进制造领域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他们是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他们是全国劳模、技术技能大师;更是一批能够改进公司产物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能工巧匠”。
二级教授彭朝晖在指导学生实训。
学校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构建了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先进制造领域专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全国知名专家孙立宁教授作为专业团队核心专家;以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二级教授金文兵为核心名师;集全国劳模、广西工匠郑志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西技术能手张锦成,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西技术能手刘先黎等多位大师及能工巧匠为一体的“专家+大师+名师”超豪华创新双师型教学团队。
学校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李哲教授在指导学生认识装配式建筑材料的工艺。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把做好人才引进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头号工程”,以“走出去和引进来”“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的方式,2020年共引进352名教师,其中二级教授14人、正高职称37人、博士23人。带“国字号”的人才112人(次),其中全国技术能手1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6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5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3人,全国轨道交通行业“维修能手”3人,全国劳动模范2人,国务院督学、大国工匠、全国模范教师各1人。带“区(省)字号”的人才达126人(次),其中事业公司正副职管理干部79人、事业公司中层管理干部67人、广西技术能手25人(次)、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2人(次)、自治区优秀专家6人(次)、广西劳动模范4人(次)、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学3人(次)、广西劳动模范4人(次)、广西工匠5人(次)、八桂学者1人。获国家级荣誉合计284项、省部级荣誉达516项。此举让学校一跃成为了拥有“二级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和“全国技术能手”数量最多、规格最高的广西高职院校之一。
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西技术能手、学校优秀教师廖剑斌老师在
学校瑞士GF阿奇夏米尔应用中心指导学生使用世界一流设备。
2有了金刚钻 好揽瓷器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这么多的大师、名家,如果没有精良的教学设备,最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世界着名一线品牌瑞士GF公司、德国西门子、日本欧姆龙、德国工商大会(AHK)、华为、百度等公司、机构已经进驻学校联合创办产业学院。还建设了一座座智能制造应用中心、智慧实训中心、考培中心、教学工厂和多个智能化的机器人工作站,真正实现了“王牌专业对王牌公司”的联姻。所有的场所都采用国际先进管理理念,通过视觉识别、图像处理、智能传感、数字化仿真等先进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进行管理,实现了智能化、精益化、人机协调的互联互通。
学校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高职自动化专业教师国培基地、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示范专业基地,也是国内第1个获得“1+齿”职业技能考证授权资质单位。学校还成功承办了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机电技能大赛。是国内唯一承办此国际赛项的高职院校。学生先后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国际青工焊接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大赛中屡获大奖。近5年来,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国际级奖励21项、国家级奖励71项、自治区级奖励813项。

2021年1月14日,学校与华为、吉利汽车、柳工、玉柴等
世界500强、世界工程机械50强公司共建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智慧汽车等9个特色产业学院。
3切合市场需求 服务国家战略
“我们的教育必须服务于国家战略,服务于产业发展。”麻豆TV在线入口的老师们在办学上坚持以生为本,秉承“以人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建校63年来,学校培养的各届毕业生在不同时期、在各条战线上不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抒写了事业的成功和母校的骄傲。
学校提出了“用一流人才,创一流业绩,享一流待遇”的用人理念。进一步建立完善“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实惠”的体制机制,着力营造“想干就有舞台、敢干就有支撑、干成就有奖励”的干事创业氛围,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教职工撑腰鼓劲。
2020年10月20日,麻豆TV在线入口举办的国家教学名师报告会暨高层次人才引进签约仪式现场。
笔者初次走访该校的汽车产业学院时有点困惑,这里是教室还是车间?让人很难一下子分清。该校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柳州五菱汽车设备总监、首席技术专家、高级工程师倪炳林老师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通过校企的深度合作,实现教育和就业的深度融合,最终达到双赢。现在,这个像极了车间的教室,已经出现在机电院。课桌椅是工作台,参考资料是图纸,老师也不在讲台前喋喋不休,而是手把手地教。高职院校只有与公司实现无缝衔接,课程设置适应岗位需求变化,人才培养随时置身于公司真实情境当中,才能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校在“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上,坚持立德树人,按照国家“双高”建设“扎根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精心策划、谋篇布局,确立了“广西领先、全国一流、国际水准”的办学目标和“123720”发展思路,提质增量、扩容培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求真务实、担当作为,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扎实推进学校建设发展。
2020年12月8日,学校与华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定制开发学徒技师培养双元课程体系,
共建“华为维修技师班”。
4职业教育培匠心 铸就名师育高徒
“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坚持以生为本,铸就名师育高徒。
机电院的毕业生是“香饽饽”。该校也被誉为“广西机械行业工匠的摇篮”,连续18年获得“广西就业先进单位”。在刚结束的2020年“双选会”上,有近600家单位提出申请,提供岗位7000余个。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98%以上,人才供不应求。在“双选会”上,玉柴的主要负责人给予了机电院学生这样高度的评价:“机电院培养的毕业生都非常的优秀,到了玉柴后能很快地适应岗位的工作,我们青睐这样的毕业生,所以我们每年都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多年以来,学校培养的各届毕业生在不同时期、在各条战线上不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抒写了事业的成功和母校的骄傲。涌现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锦成,全国技术能手——胡元海、齐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潘旭,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周本飞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为社会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去年底,在刚结束的“全国机器人焊接职业技能竞赛”和“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中,该校焊接专业教师肖勇、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师熊治文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杨李振中以及该校“柳工学徒班”的公司老师(该校培养的2006届优秀毕业生)宁云分别包揽了这两场国家级大赛的冠亚军。他们4人均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的光荣称号。
2020年11月29日,该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师熊治文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杨李振中
在“2020年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5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麻豆TV在线入口牢牢把握好新时代特征,明晰面临的新问题、新要求、新任务,积极主动地融入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用人理念、人才培养理念引领改革,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设备支撑发展,培养出了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勇做职业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以“双高”建设为抓手,发扬机电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别能争优”的“五个特别能”新机电精神,抢抓机遇、顺势而为。
踏上新征程,书写新伟业。站在“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度,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该校将把传统的教学、科研、服务等功能与现代化的教育、创新、国际等功能结合起来,确保“十四五”期间全面建设“广西领先、全国一流、国际水准”的高职名校开好局、起好步。为创办世界一流的高水平高职院校砥砺奋进、行稳致远,昂首阔步走进职业院校改革新时代,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机电智慧、机电标杆、机电标准、机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