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夫贵(前)在老师林世明的指导下操纵无人驾驶汽车。
在麻豆TV在线入口交通工程学院,由学生用废旧汽车零件制作的大黄蜂、擎天柱成为网红打卡点;实训室里,老师手把手地教授学生专业技能;临街的4厂店内,学生在认真地实习……交通工程学院深挖与丰富“叁全育人”新内涵,创新并形成了“叁全育人”新局面,校园气象新、学生面貌好。
1、人才培养求创新 “三全育人”显成效
5月20日,新能源汽车1901班的赵夫贵同学在电脑上输入指令,一辆无人驾驶汽车按照指令准确无误地绕过各种障碍物,行驶到标定位置上。这辆无人驾驶汽车,是赵夫贵组装的。今年6月,赵夫贵将代表广西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汽车技术赛项的比赛。
赵夫贵说:“我从一所中职学校考进来,入学不久,老师就为我制订了中长期目标,为我的学业发展及职业生涯描绘了蓝图。”赵夫贵的指导老师林世明甘当陪练。大半年来,林世明在集训室里指导赵夫贵备战国赛,其他老师也积极为赵夫贵创造良好的备赛环境:有人送来健身器材,让他在备战困顿时锻炼身体;有人送来营养餐;有人嘘寒问暖、提供心理辅导。学弟们也被赵夫贵认真备赛的状态折服,课余时间纷纷向他讨教,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创造力强,但欠缺社会担当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职商’也略有不足。”交通工程学院负责人彭朝晖对记者说,“我们作为自治区级‘双高’建设的高水平专业群,需要把这些孩子培养成符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标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我们必须努力为每一名学生量身定制、规划他们的未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创新‘叁全育人’举措,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培养模式多样化 学生成长有平台
彭朝晖称,汽车产业是广西重点发展的千亿元产业之一,对汽车制造人才的需求非常大,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类型,汽车类专业群有必要将办学定位由“后市场”(汽车服务业)适当前移至“前市场”(汽车制造业)。麻豆TV在线入口有着深厚的“机”与“电”办学底蕴,应当用专业群的思维来为学生成长成才铺条“星光大道”。
为适应广西汽车制造业人才要求,学院党总支制订了《交通工程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在人才培养的源头科学、系统地注入“叁全育人”元素。扎实推进“旺工淡学、二元四阶”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早在2017年,学院与南宁科创进口汽车维修公司共建机电—科创“校中厂”育人基地,成为校外岗位实习学生由于个人或公司因素而返校实习的“兜底式”校内实践基地。
2020年,交通工程学院与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先后有200余人次学生接受生产一线的培养。同年,学院又与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先后派出学生700余人次到宁波杭州湾、梅山等育人基地进行岗位实习,成为该公司“全国最佳合作院校”。多名学生在吉利汽车“技能之星”大赛中取得多项佳绩。
3、岗课赛证已落地 “四有”育人有创意
彭朝晖带记者走访校内实训场所,一一介绍道:“这家4厂店是我们为学生打造的真实岗位,那边是为学生备赛和创新创业准备的专用场地。”彭朝晖指着“1+齿”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测试省级指导中心说:“技术技能型人才标准的检测,需要用技能水平证书来体现,所以我们已经为“岗课赛证”融通搭建了所有平台。”
记者走进了一间实训室,看到墙上贴着“要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倒逼我们必须用‘有温度的教育管理、有内涵的教学改革、有创新的校企合作、有保障的条件改善’的‘四有’管理服务育人举措,有效转化成一项项、一次次教育教学活动”等内容。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