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底,我国在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迎来了乡村振兴新的发展阶段。深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我国“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从2015年起到2021年,我校先后向博白县派驻叁批驻村第一书记。6年多来,叁任第一书记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如今,他们接续奋斗,正在这片热土上描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通过叁位第一书记的回顾和讲述,让我们共同感受八桂乡村的时代变迁与发展。
笔直的马路,整洁的房子,绿油油的稻田,挂满果子的橘树,一张张喜悦的笑脸……,这就是此刻的博白县盘古村所呈现的景象。但是6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既没有产业也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贫困村。
酝酿谋划 勇担时代新使命
2015年9月,麻豆TV在线入口根据上级要求选派了6名第一书记和1名工作队员到博白县顿谷镇和水鸣镇开展脱贫攻坚驻村工作。于是盘古村迎来了第一位驻村第一书记邓火生。顿谷镇盘古村是“十叁五”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656户共3145人,其中贫困户50户共217人。脱贫任务重,压力大,并且村里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基本以农田水稻为主,产业结构十分单一,其它村子也大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2016年1月,为落实以产业带动村委发展、提高村民收入的目标,我校首批驻村第一书记邓火生、文小满、罗法荣到各地去考察砂糖橘产业。砂糖橘适逢春节期间采摘,多年的历史价格行情表明,种植砂糖橘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经有关科研院所对旧金、旧门、盘古叁个村周边的农田、山地土质、历年气候气温的分析,针对砂糖橘的生产环境需求比照以及土地流转的容易性等要素综合考虑后,盘古村的土地非常适合推广种植砂糖橘。最后,他们决定先在盘古村试水种植砂糖橘,如果效果好再进一步推广。
不过,最初他们的想法并没有取得村委的支持,“第一书记的任期只有两年半,但是砂糖橘一般叁年才能结果,如果你们走了谁来接手?”博白县盘古村村委会主任詹宗旺如是说。
为了取消大家的顾虑,叁位第一书记决定自掏腰包,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成立合作社,村民可以选择资金入股或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文小满回忆道,“我们当时有一股闯劲,之所以自己掏钱,除了让村委和村民看到我们的决心和信心外,同时也告诉他们,即使在一个任期里等不到砂糖橘收获,但是我们一定和下一任书记交接好,把这个产业做成,这是我们的承诺”。2016年初春,盘古村村“两委”干部牵头,成立了博白县顿谷镇凯泓砂糖橘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年,合作社首期种植砂糖橘106亩,覆盖了全部贫困户。

土地流转签约

砂糖橘树苗栽种
共谱新篇 产业发展结硕果
2018年,盘古村第二任第一书记苏钊接过了邓火生的接力棒,他在原有的合作社上建立了党支部,探索建立了“党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保障作用和合作社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继续下大力气发展砂糖橘产业,积极争取县里下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经费近90万元,用于扩大种植面积和形成规模。
2018年正是盘古村砂糖橘产业第一年的挂果期,挂果量近30万斤,为解决销售问题,第一书记苏钊与其他村的第一书记文小满、罗法荣共同研究销售办法和方案,结合盘古村的文化历史为所产砂糖橘命名为“盘古一号”。因为采用有农家有机肥发酵作为底肥,盘古村种植的砂糖橘口感清甜,果肉饱满、无核、无渣,果皮起沙、颜色深红。针对这些特点,第一书记们给砂糖橘总结了“健康、安全、好味道”的特点,还自己动手设计包装并申请了外观设计的专利,设计出来的包装不仅外观漂亮,便于运输,易与包装,更可以定标定量。最终,他们将销售方式定为“地头批量采购+个人线下销售+电商平台销售”的复合营销模式,后来又增加了直播团队带货、公司团购等方式。与此同时,学校作为后盾单位也通过工会集中采购、教师自主采购和教职工认领果树等方式助力砂糖橘销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批砂糖橘迅速销售一空,甚至“一果难求”,共取得销售收入近50万元。
盘古村砂糖橘产业的发展,为贫困户家庭提供了约50多个就业岗位,为贫困户就业人员每年增收近6000元,为盘古村实现整村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给盘古村集体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入,五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0多万元。


砂糖橘收获
展望未来 乡村振兴启新程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开局之年。3月,第叁任第一书记黄海贵走马上任,来到了盘古村,接过前任们的“接力棒”,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前任们为盘古村打下了产业基础,现在‘接力棒’传到了我手里,我时刻想着如何巩固成果的同时力求开拓发展。我组织村两委召开多次会议,就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发展思路、壮大集体经济、推动产业兴旺以及面对新冠疫情影响下如何让砂糖橘产业做到质量、数量、销量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很考验人的难题。”黄海贵说。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黄海贵主动学习,研究运用互联网扩大品牌效应的途径,2021年,通过微信、抖音直播代货形式完成销售订单2000多单,砂糖橘远销到北京、上海、湖南各地。通过主动联系区内外水果批发商和吸引公司单位大宗采购等方式销售砂糖橘20多万斤。一年下来,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近6万元。
“今年是丰产年,预计可以收获50万斤果,收入100万元左右。驻村第一书记说到做到,带领我们把产业越做做大。”詹宗旺看着压弯枝头的砂糖橘兴奋地说。
展望未来,黄海贵已经有了新的计划,他计划在盘古村重点打造以砂糖橘为特色的“第一书记”品牌,第一是继续推出“第一书记”代言的“盘古二号”、“盘古三号”等砂糖橘产物;第二是以砂糖橘销售为主导,搭建“第一书记 盘古好物”电商平台,推广销售其他特色农产物;第三是开设盘古村“砂糖橘书记直播间”,精心培育第一书记直播品牌,围绕分享砂糖橘种植经验、驻村故事、好物推荐、惠农政策、返乡创业等进行交流,定位打造工作、电商、宣传、激励平台,有效提升“盘古村”砂糖橘品牌的影响力。
结语:作为携带着中华文明基因的乡村,作为中国最基本国情的乡村,作为承载着中国未来的乡村,乡村振兴是文化、产业、生态、人才与组织的全面振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相信盘古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会越走越宽,乡村振兴的路上也一定会风和日丽、鸟语花香、产业兴旺、五谷丰登。我们同样相信,在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新队员们一定能够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干劲不减”,全力以赴不断创造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