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至24日,学校2024年度工作研讨会在笃行楼507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解放思想、改革攻坚,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旨在深入分析学校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科学研判当前发展形势,研究谋划新一年重点工作,动员全校师生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凝聚思想共识,坚定发展决心,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领导黄小敬、吴世先、陈科鹤、乐其顺、黄政艳,校长助理秦培林、黎盛寓出席会议,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黄小敬作动员讲话,校长吴世先作总结讲话。

黄小敬传达了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就做好新一年的工作,扎实推进我校新一轮“双高”建设进行了动员部署。

黄小敬指出,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启动新一轮广西“双高”建设的开局之年。全校各部门各单位要“认清形势、找准定位,解放思想、明确路径,改革攻坚、提质进位”,在学校新一轮“双高”建设新征程上展示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黄小敬强调,要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持续巩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增强解放思想、担当实干意识,不断提高服务师生、攻坚克难和化解矛盾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质效,以学校高质量发展检验学习贯彻成效。要抓实“解放思想,改革攻坚”年各项重点工作,开拓创新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紧扣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两会部署安排,将今年的重点工作概括为“1115”:即紧扣1条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样本;开好1个会议,高质量高水准筹备学校第叁次党代会,谋划好下一个五年奋斗目标;围绕1个中心任务,扎实推进新一轮“双高”建设,打造“五金”,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把握5个抓手,在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强校、办学条件达标等5项重点领域开展改革攻坚。要汇聚改革攻坚正能量,营造担当实干好氛围。全校广大干部要在解放思想中凝聚共识,在改革攻坚中保持定力,在依靠群众上更加自觉。锚定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聚焦广西工业经济发展需求,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立足学校实际,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廉的工作作风,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主动跨前一步,加强各项政策协同联动,在履行职责时增强服务意识,多踩油门,少踩刹车,多设路标,少设路障,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23日上午,与会人员前往南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南公司公园考察学习,就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学院、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产教融合共同体、产科教协同创新平台等项目进行实地调研。

23日下午至24日上午,与会人员围绕学校2024年党政工作要点进行了分组讨论,学校领导分别参加了各组讨论。分组讨论结束后,学校召开党委会,听取各小组讨论情况汇报。

24日下午召开了总结会,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务处、人事处、后勤管理处等单位、部门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分别汇报了本单位、部门2024年工作设想。

吴世先校长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各单位在谋划2024年工作的过程中,科学地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找准了发展的立足点,目标明确、措施到位,主动将学校党政工作要点分解到部门年度工作计划里,体现出了敢做善为的精神风貌,为接下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吴世先就抓好2024年重点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开局关系全局,启程决定全程,今年是充满机遇、充满力量的一年,迫切需要进一步攻坚克难、继往开来。全体教职工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党委、行政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在“解放思想、改革攻坚”年之战中挑大梁、担大任。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解放思想的“突破口”,真正从思想根源上把问题找准,铆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干劲。二是要坚持改革创新,激活解放思想的“动力源”,树立重实干求实效的鲜明导向,全面动起来、立即干起来,为全面推进“1115”重点工作形成强大合力。叁是坚持进位争先,树立解放思想的“航向标”,把解放思想的成果成效体现在定标扛标上、体现在谋事干事上,以结果检验工作成色,努力跑出提质进位“加速度”。四是坚持能动履职,打好解放思想的“主动仗”,推动“责任田”向“示范田”转化。全校上下要强化主人翁意识,以干在实处永无止境的状态、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追求,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风貌,进一步凝聚共识、事业共创,努力为加快建设“广西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智能制造特色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