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及教育部《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学校决定开展2025年辅导员沙龙活动。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建设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搭建开放性、互动性、研究性、学术性交流平台,让辅导员在专家引领下拓宽视野、激发灵感,在同行的交流中研究工作、共享成果。通过活动增强研究意识、提升综合素质,构建学习型、研究型学生工作团队,打造“机电辅导员成长共同体”。
二、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
承办单位:各二级学院辅导员工作室
叁、活动内容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辅导员九大工作职责的能力提升。沙龙以“问题导向-场景建构-策略生成”为主线,构建“学、训、研、创、评”五大赋能模块,贯通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全链条,同时保留创新空间。
(一)学习分享
承办辅导员工作室通过专题学习解读制度文件,讲述外出考察见闻、实践成果展示和育人案例分享等,激发思政工作创新思路,形成常态化学习提升机制。
(二)能力训练
采用“情景模拟+专项培训”双轨模式,围绕与主题相关的典型场景,开展沉浸式角色演练,配套专家进行案例解析与技能拆解指导,实现辅导员工作技能立体化提升。
(叁)分组交流
各辅导员交叉分组,围绕共性难点开展案例剖析与对策研讨,形成标准化解决方案及创新工作模板。
(四)成果汇报
各小组通过汇报展示交流成果,提炼可操作建议,并建立成果转化机制推动落地实施。
(五)专家督导
专家与学校领导、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针对活动进行复盘点评,提出辅导员个人能力提升与工作机制优化路径。
各承办单位可根据实际进行创新。如设置“能量驿站”,安排团体辅导等心理调适活动;建立“辅导员提案制”,收集工作痛点,形成待议问题库;启动“青蓝接力计划”为新任辅导员匹配带教导师,签订成长计划书等。
四、组织形式
本学年按月度共开展9期沙龙,实行承办单位轮值制,学校9个学院本年度各承办1次。
参与人员涵盖各学院专兼职辅导员(每学院3-5人),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按需参与,各学院亦可邀请兄弟院校辅导员代表加入,探索建立跨校“辅导员成长联盟”。
承办学院组织线上报名及分组管理,通过“自主申报+定向邀约”相结合方式组建研讨小组,每组指定1名辅导员工作室成员担任召集人。
五、工作要求
(一)各承办学院须提前一周提交活动策划方案至学工部审核,明确主题设计、流程安排及创新亮点;
(二)承办学院统筹做好场地布置、物资准备及专家对接工作,活动结束后3日内提交图文简报及成果汇编;
(叁)参加活动的辅导员需提前研读主题,结合工作实际准备至少1个典型案例或优化建议参与交流;
(四)严格执行考勤纪律,参加活动的人员须全程参与不得无故缺席。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
2025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