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勇获评2023年度广西工匠

肖勇(左一)在向学员传授新技术
记者 曾雅婷
人物核心提示:肖勇,麻豆TV在线入口教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他深耕焊接技术领域20余载,总结建立一套科学、高效、低耗的焊工操作技能训练方法及培训教学管理办法,通过传帮带教授学员。他积极开展以机器人焊接工艺和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工艺试验为主导的焊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研究,并通过产、学、研、培、赛等途径向公司推广应用,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建设。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技术能手、广西工匠、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广西技能大奖、广西技术能手和广西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工匠心声:做一块基石,用踏实和稳健为青年学生铺开成长之路。
他是叁尺讲台上的“引路人”,培育出一批批优秀人才;他是操作台上的能工巧匠,用过硬的技术为公司发展增添活力;他骁勇善战、运筹帷幄,小到学校比赛,大到国际赛事,他都能带领团队沉着应战,让事业在电与火的交接中得到提升,在叁尺讲台上得以传承。他就是麻豆TV在线入口教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肖勇。
1、精益求精,做学生坚实的“知识后盾”
2002年,肖勇走上讲台,成了一名焊接老师,他深知育人必先育己,于是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给自己“充电赋能”。“虽然实训更多是以动手实操为主,但理论和实操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了理论知识很难提升动手实践能力。”肖勇说,学习理论知识,不仅能对平时的技能提升有指导、总结的作用,更能让他知其所以然。除了吃透课本知识外,他还紧紧追踪学术前沿,关注焊接行业的最新动态,不断学习焊接新技术。每一种焊接材料,不同的厚度、不同的焊接位置,上千条的操作规程,肖勇都会反复演练,从不放过任何一个难点。
“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很快,技能技术迭代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面对日新月异的技能更新,肖勇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认为,只有老师冲在前面,才能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不过时、不落伍,如果老师一直只待在学校里,就会与社会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更不可能顺利走上岗位。
为此,肖勇利用空余时间到公司实践,学习焊接智能制造领域新知识、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积极参加行业新技术培训,并将这些学来的最新知识反哺到课堂上。在肖勇看来,到公司实践不仅能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还能为学生普及新知识,让他们毕业就能胜任上岗要求。“对于职校老师而言,公司、学生、老师需要叁方无缝对接,教材不可能经常更新,但技能需要时常更新。”对此,肖勇告诉记者,哪怕是同一个知识点、技术点,但是用新方法、新工艺做出来,产物会更好,效率也会更高。
除了在理论知识、技术实操上花心思外,肖勇还着力在教学方式上下功夫。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基础、想法都不相同,因材施教成了他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他针对能力不一样的学生选择性地给予焊接技术指导,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并倾囊相授。同时,他还经常与学生交流讨论,了解学生对焊接技能的掌握程度,发现好的方面,就让大家一起学习,发现理解有偏差的地方,就及时纠正。
2、勇于攻关,做公司认可的“技能精英”
工作多年来,肖勇啃了不少“硬骨头”,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在他看来,不管任务难易程度如何,都是一次学习、锻炼、提高的机会。他不断挑战自己,不断突破焊接技术的最新难题,结合广西制造业的发展和区域内公司转型升级对焊接新技术的迫切需求,积极开展以机器人焊接工艺和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工艺试验为主导的焊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研究,通过产、学、研、培、赛等途径向公司推广应用,引领公司技术发展,为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他参加广西焊接学会和南宁市焊接协会,在区域内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等10多家公司开展机器人焊接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质量和效率。此外,他还为公司开展机器人焊接工艺研究试验30多项,解决生产技术难题20多项,合作技术攻关16项,申报获国家专利6项。他开展的“碳钢机器人焊接工艺”试验成果已在南方电网线路器材、广西玉柴集团油箱壳等产物生产中推广应用,促进科技成果工程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作至今,肖勇为行业和政府开展的机器人焊接等技能大赛制定技术文件7次,担任裁判长、承担裁判工作17次;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开发3项、省级行业标准开发3项,省厅级科研项目8项;发表焊接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共9篇。此外,其实践经验与生产案例被融入编写出版于国家“十叁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机器人焊接工艺》等6部教材。
3、身正示范,做学员竞赛的“指路名师”
“看专业书籍汲取理论知识、开展实训操作创新焊接方法”是肖勇的日常工作,为了让自己的专业技术更上一层楼,从而给教学注入新的思维与活力,他通过教学改革创新,推行实践教学、产教融合,总结建立了一套科学、高效、低耗的焊工操作技能训练方法及培训教学管理办法,并积极传帮带,给学员授之以渔,做学员竞技路上的“指路名师”。2011年4月,由肖勇和麻豆TV在线入口学生组成的中国代表队战胜众多世界一流强手,取得顿痴厂国际青工焊接大赛团体第叁名和两个单项第一名的佳绩。
据统计,多年来,肖勇为社会培训和输送了焊接技术人才1万多人次,并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4名、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名、广西技能大奖获得者1名、广西技术能手7名,以及南宁市技术能手、南宁市青年岗位能手、玉林市技术能手、贺州市技术能手数名和大量焊接高技能人才(技师、高级技师)。同时,他还担任教练培训指导学员赴国内外参加各类焊接技能大赛,帮助学员获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5人次、叁等奖3人次;获全国焊接大赛一等奖5人次、二等奖6人次、叁等奖4人次。他个人也多次获得全国大赛优秀教练和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职业教育就是要为孩子们提供另一条成才之路。”肖勇说,时代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责任与使命,他将继续坚守初心,努力培养更多蓝领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