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人民网以《党建引领,助学筑梦铸魂》为题报道了我校信息工程学院构建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全文如下:

麻豆TV在线入口信息工程学院(下称:信息工程学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良好育人生态,加快落实国家学生资助相关政策要求,整合叁全育人专项资源,运用学院信息化专业优势,搭建多元化资助平台,不断提升学生资助管理水平和资助育人质量,通过将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精准资助,政策落地校园。为确保“应助尽助”,信息工程学院根据学校资助政策成立认定小组和监督小组,通过有力举措提升资助育人实效,助力构建完善的资助育人体系。学院不断强化全员帮扶意识,在认定程序上坚持公开透明、共同监督的原则,注重提高资助评议人员和监督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学生资助工作制度完善化、程序合理化、管理规范化。学院发挥信息化优势,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实施实时动态管理。同时,对因家庭遭遇重大疾病、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的学生,学院同样予以认定和帮扶,切实将资助理念落到实处。
育人资助,融入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始终是高校办学的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信息工程学院为健全完善学生资助育人体系,让资助与思政教育联动,把资助发展育人导向贯穿“奖、助、勤、贷、免、补”等资助工作全部内容。目前学院已将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奖学金、评先评优等评选活动的重要依据,在综合素质评定中除考量学习成绩之外也会综合学生的道德品质、劳动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加以评判,以此激励学生全方位发展。在奖助评定环节,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听党话,跟党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宣传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办理工作中,教导学生依规办事、诚信守诺,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在勤工助学的组织开展工作中,相应地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活力资助,丰富资助活动。为培育受助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和感恩意识,加强推进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使国家资助政策及理念深入人心,信息工程学院积极开展各类资助宣传活动。在全体受助学生之中开展资助主题演讲比赛和主题征文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准备活动内容的同时更了解国家的资助政策,更深刻认识到国家资助工作的价值和内涵,激励学生以受助为内驱力,努力提升自我,自立自强。除了在校内进行资助宣传,为深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学院领导和辅导员来到困难学生居住地进行实地走访活动。走访期间,辅导员向学生家长们宣传国家资助惠民政策,宣传学院的资助方案措施,并在与家长的交谈中,认真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鼓励学生及家长克服困难,激励学生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刻苦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和社会。通过“党建引领+思政+资助”的培养教育模式,促进了学生向好向优发展,使学生对党和国家资助政策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也推动了学院资助育人工作走深走实,提升了资助育人实效。(韦世友、马恬静)
(责编:周雨乐、叶斌)
&苍产蝉辫;原文链接:http://gx.people.com.cn/n2/2022/1123/c390645-40206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