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高等学校是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文化和技术的重要集散地,作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努力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文明高雅、融洽祥和、教工安居乐业、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大学校园,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和谐大学校园应当是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校园
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育人,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把广大师生员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不断满足师生员工多方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不断改革和完善学校教育服务管理机制,保持学校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要统筹好学校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保持学校内部的均衡发展;要处理好眼前发展和长远发展、学校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使学校发展拥有不竭动力。
校园活力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校园活力的构成应包括大学校园主体的活力,作为教育服务直接构成要素和资源的活力及学校教育服务等方式和机制所具有的活力。这叁个层面不可分割、互为前提,统一构成大学校园得以生存和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而和谐大学的活力集中表现在学校成员包括教职工和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上。要最广泛最充分的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创新人才机制,统筹兼顾各个层次、各个门类的人才需求,实现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人才的协调发展。
和谐大学校园应当是公平公正、和而不同的校园
和谐的核心是公平公正,没有利益的均衡就不可能有和谐的社会。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基本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自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由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只能是相对的公平。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事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和而不同实质就是倡导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在当前,要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必须处理好深化改革与促进公正公平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和面对多元化的社会现实,遵循和而不同这一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重要规律。在不可能存在无差别的和谐大学校园,应当把这种差别控制在合理的、群众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尤其要消除产生分配不公的不合理甚至是非法的因素,为人们提供公平的机制、公平的规则、公平的环境、公平的条件和公平发展的机会。
和谐大学校园是依法治校、发扬民主的校园
学校管理者应该把依法治校上升到依法治国的高度,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来认识。要不断加强对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为依法治校提供依据。要依法健全和规范申诉举报和信访制度,自觉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监督,通过设立校长信箱和落实校领导接待日制度,保障师生员工申诉的法定权利,及时办理师生员工的申诉案件。学校要本着对国家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全体教职员工负责、对学生负责的精神,运用国家法律维护好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依法治校必须与民主办学相结合。要进一步加大校务公开的推进力度,树立“真正的参与是源头参与,真正的监督是群众监督,真正的公开是权力公开,真正的维护是发展中维护”的观念,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主渠道作用,对学校发展规划、财务收支、福利待遇等学校发展建设中的大事及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都要经过教代会审议并表决通过。要将校务公开的重点锁定在权力动作的公开上,对晋升晋级、人事调动、招聘人员、财务管理、内部津贴发放、后勤社会化改革收费、工程项目招标采购、招生就业等涉及权力运作的事情,全部实行公开制。
和谐大学校园应当是安定团结、融洽祥和的校园
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维护学校稳定,保持安定团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着力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建设和谐的党员干部队伍,以德治教,以真诚管校,用真诚兴教,要建设和谐的教职工队伍,培养教职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尊重和信任教职工,激活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要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校师生员工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爱,以诚意善待他人;要强化服务意识,在精心雕塑学生心灵、努力培养实践能力、用心挖掘潜力上提供服务。把和谐的要求渗透到各项工作中,促进教职员工之间、学生之间、教职工与学生之间的和谐。
和谐大学校园是文明高雅、环境优美的校园
校园环境是和谐大学校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门。校园环境包括校园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和谐大学校园要有高度文明和优良的校风校貌。要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在充分挖掘学校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要强化师德教育,制定完善教职工的工作行为规范,加强教职工思想品德和学习道德教育,使教职工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管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要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制定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培育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对教职工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明高雅的校园精神环境。
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要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完善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设施,优化工作学习环境。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管理,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生活秩序。(作者系麻豆TV在线入口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