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豆TV在线入口是一所国有公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广西装备制造行业历史最久、专业最全、规模最大的高职院校,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广西第一机械工业学校(机械)和广西第二机械工业学校(电机),两校于1959年合并成立广西机械工业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高水平骨干职业院校、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广西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西首批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联合培养改革试点单位。
麻豆TV在线入口坐落于“中国绿城”广西首府南宁市,占地776亩,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资产总额9.4亿元。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近130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411人,特聘有高凤林、郑志明等大国工匠、技能大师为兼职教授,“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3个,广西教学名师3人,八桂名师1人,广西优秀教师2人,广西技术能手16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5人。
积极打造“机”“电”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专业。专业对接广西重点产业率达 85%以上,开设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智能焊接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61个专业(方向),含国家示范性高职骨干重点建设专业6个,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2个、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1个,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3个。65年来,累计培养毕业生十多万人。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毕业生毕业初次去向落实率连续20年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获广西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突出贡献奖。
坚持产教同行,全面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有同类院校中装备优、规模大、功能全的校内实训实验室(中心、基地)120个、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23个,是国家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模具人才培训基地、中国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IT职业技术教育工程定点院校、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教育部一瑞士GF 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培育建设单位和认证培训中心、全国现代学徒制首批牵头试点单位、中国焊接协会机器人焊接(南宁)培训基地、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技能发展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产教融合型机器人焊接培训推广基地、广西智能制造工匠学院、中职师资培训基地等国家级和省级职业培训基地,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80%以上。在广西玉柴、上汽通用五菱、厦门捷昕等区内外公司建成266家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坚持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着力打造科教融汇新高地。每年为社会、公司培训2万多人次,为中小公司完成技术服务项目30多项。教师完成专利400多项,其中部分专利已向公司成功转让。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余项,开发国家职业标准2项,制订国家行业标准3项。重点建设了“广西机器人焊接工程研究中心”等9个省级工程中心和研发平台,建有广西智能制造工程中心并牵头组建了中国-东盟高端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
坚持教随产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双线发展战略。相继与美国、德国、瑞士等国家的院校开展实质运行的境外办学合作项目,建成教育部-瑞士乔治费歇尔智能制造等创新实践基地。学校与海克斯康等跨国公司合作完成技术研发6项,为柳工、上通五等公司开拓印尼、菲律宾、越南等海外市场培训技术骨干,研制面向东盟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教学标准10项,推动中国职教标准“走出去”。
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校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喜迎二十大 艺心永向党”多彩机电艺术作品展暨职业院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技能传承研讨会等活动。我校原创作品《渔家美》获2022广西新民歌大会最佳人气奖和优秀作品奖,《何须百鸟衣》获“潮音·2023新民歌挑战赛”十强和最佳演绎奖。依托“三月三”节日,举办“民族团结我同行 各族师生一家亲”为主题的民族体育运动会。这些活动展现了我校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唱响了民族团结进步的主旋律。
立足新时代,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自强弘毅 知行合一”校训,争创广西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智能制造特色校,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广西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