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完美收官
大赛点亮人生 技能成就梦想
广西日报 2024-03-25 005版 本报记者 奚振海/文

在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举行的《电子商务运营》赛项,考察学生“直播带货”能力。 陈咪咪/摄

《智慧物流作业》(中职组)赛场,35所学校的140名选手同台竞技。 潘兴翼/摄

麻豆TV在线入口承办了高职组的《数控多轴加工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智能电子产物设计与开发》《数字化设计与制造》4个赛项。图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比赛现场。 本报记者 刘 琴 通讯员 玉 韩/摄

《航空服务》赛项在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举行。 潘兴翼/摄

来自41所学校的82名学生在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竞逐《西式烹饪》赛项。 黄纯廷/摄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承办中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来自全区22所中职学校的39支代表队共78名选手参加角逐。图为比赛现场。 本报记者 刘 琴 通讯员 冯柱新/摄
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成就梦想。3月19日,为期一个月的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落下帷幕。这是全区职业院校师生风采的一次集体亮相,也是全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集中展示。
大赛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数十所职业院校承办,自2月19日启动,共设143个赛项(中职组64个、高职组79个),涵盖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文化艺术等18个大类。据不完全统计,来自全区各大中专院校的1.6万余名职教学生和近1.3万名指导教师参赛。虽是模拟生产经营实战场景,但同学们“真刀真枪”、激烈比拼,展现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出色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应用水平。
“3、2、1,上链接!”隔板前,穿着各式各样特色服装的学生们面对镜头,用流畅的语言讲解着手中的产物……3月11日,中职组《直播电商》赛项在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举行,全区86所中职院校的近300名“小主播”齐聚百色,在直播带货领域展开精彩角逐。比赛包括直播筹划、现场直播、直播复盘叁个板块,每个参赛队的3名选手要在规定时间内分工合作,完成一场从筹划、现场开播到复盘的直播全过程。“训练了这么久,我对自己挺有信心。”参赛选手岑小莹笑着说。
随着产业蓬勃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许多新职业应运而生,部分从业人员多、对行业有引领作用的新赛项“闪亮登场”。首次设置的《短视频制作》《移动应用与开发》等赛项,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主要考察学生的短视频策划设计能力、创意表达能力,以及界面设计、编码、综合分析、产物测试与发布、撰写规范文档等方面的能力。《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母婴照护》等赛项,则突显现代服务业贴近生活的鲜明特点。
此次大赛不仅考验参赛院校的专业优势,也考验办赛所需的场地条件及设备设施。作为4个赛项的承办单位,麻豆TV在线入口的筹备时间紧、任务重,好在长期重视对实训场所的投入与建设,打造了一批软硬件设施先进的创新实践基地。其中有:1+齿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管理中心,这是全国首批、广西目前唯一一家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考核管理中心,也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1+齿考核管理中心之一;教育部—瑞士骋贵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这是广西首家集精密制造、智能检测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整车实训中心,它兼具承办自治区技能比赛、校企联合培养高质量人才、1+齿证书师资培训等多重功能。这些基地为全区参赛选手提供了切磋技艺、展示风采的良好平台。
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广西积极探索“赛教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高水平、高技能的职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源源不断地为建设壮美广西输送生力军。
本报记者 奚振海/文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