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10日,《广西日报》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庆祝第40个教师节特别策划”专栏刊发我校文章《强党建 重引育 建示范 筑保障——麻豆TV在线入口奋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文章从“党建引领,思想先行, 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引育并举,培训覆盖,打通人才培养捷径”“搭建平台,名师培育,增强示范引领作用”“建章立制,科学激励,构筑教师成长保障”四个方面,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坚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成效和经验。
现将文章进行转载分享。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原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

麻豆TV在线入口“全国技术能手”和“广西技术能手”合影。

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选手合影。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教必先强师。麻豆TV在线入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叁中全会精神,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与服务广西发展需要,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对标学校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努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党建引领,思想先行, 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把教师发展工作纳入党委行政年度工作要点,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落实工作举措,与学校的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重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自治区特色党建品牌、“一支部一品牌”等一系列党建标志性成果引领教师工作高质量发展,创设和优化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党务基本功大赛等10余个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激发教师献身国家职业教育的使命感和投身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为教师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和思想保障。学校目前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个、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1个、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4个、自治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全区高校“叁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5个。
学校重视涵养高尚师德师风,全面提升教师队伍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准入、职称评聘等工作的首要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培养,出台落实《麻豆TV在线入口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召开师德警示教育大会、专题报告会20余场,发布师德警示案例专题学习材料50多期,积极推进“十项准则”学习教育,以师德师风强基固本行动筑牢教师立德树人的理想信念根基。
引育并举,培训覆盖,打通人才培养捷径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症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缺口痛点,实施引育并举、培训全覆盖的人才强校战略,铺设人才培养的快车道。
引才聚智,抢占引才先机,提升引才实效。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成立人才引进工作小组,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谋划、亲自安排、亲自落实,通过与国内优秀人才招聘网站合作、参加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发动以才引才等方法,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实现高层次人才建设取得新突破,加快构筑高水平人才高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此外,不断完善人才发展服务保障体系,全校上下联动,有效凝聚合力,打造包容人才、精心用才的校园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2024年以来,新入职教职工224人,其中博士22人、硕士185人,全校博士总人数达到27人,排全区高职院校前5名,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引育成效显着。
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全覆盖教师培训体系,服务教师发展。制定《麻豆TV在线入口教师培训工作方案》,实现培训岗位、教师类型、人员的全覆盖,针对新入职教师、在职教师、党员教师、行政人员、辅导员等开展分类培训,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岗位类别个性化发展需求,仅2024年上半年,送培攻读博士研究生6名,组织117人参加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组织224人参加新入职教职工培训。
搭建平台,名师培育,增强示范引领作用
培育、建设和争创校级、省部级、国家级“叁级联动”卓越教师团队,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等6个,覆盖学校各专业群的校级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15个,建成了“国家级示范引领——自治区级重点培育——校级培育提升”的师资队伍建设格局。搭建校内科研平台,组织高质量的学术组织和学术会议,对接校外高水平科研平台,切实为教师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广阔空间。
聚焦学校“双高”建设,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了一批面向行业、市场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的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仅2024年上半年,就筹备建设电子信息科技园等9个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研究中心平台。强化交流合作,打造教师提升的访学培训平台,2024年选派国内外访问学者7人,组织校际交流超1000人次。
发挥名师榜样引领作用,树立教书育人鲜明导向。学校现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易班辅导员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1人,有自治区优秀教师、自治区教学名师、自治区模范教师、广西技术能手等省部级领军人才62人,通过发挥教学名师、技能大师等名师名匠的“传、帮、带”及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广大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学习先进典型、汲取奋进力量,坚守叁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建章立制,科学激励,构筑教师成长保障
学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围绕人才培养、成长、评价、支持、激励,制定、修订绩效分配方案、职称评审条件、攻读博士学位管理办法、高层次人才服务方案等100多项制度,持续深化教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破除教师发展的体制机制限制,为教师发展构筑坚实保障。
推动职称评审工作改革创新,以学校岗位需求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教师,在原来“教学为主型教师、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四类评审的基础上,增设“科研为主型教师、社会服务型教师、高校专职党务工作者”叁个类别;推进破“五唯”,结合职业教育实际,将教育教学改革标志性成果作为评价的核心内容,更有针对性地激励广大教师工作热情。
修订和创新绩效考核,设置础档、叠档考核标准,配套有竞争力的绩效奖励方案,激发教师建功立业的奋斗热情,效果显着。2024年上半年,学校新引进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首次同年获得教育部专项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立项33项。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该校获得一等奖20项,排名全区第二,实现一等奖数量翻番,总获奖数达73个,同比增长83%,刷新了学校参赛历史最好成绩。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