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共产党麻豆TV在线入口第三次代表大会将于12月底召开,学校官网、官微特别推出“第叁次党代会系列报道”专栏,全面展示近5年来,各单位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取得的丰硕成果,激励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踔厉奋进建设广西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智能制造特色校。本期刊发《工程训练学院党委: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工匠精神驱动发展》。
一、工程训练学院党的建设工作概述
高质量党建是引领二级学院内涵发展的根本保障。工程训练学院现有教师28人,其中党员14人。学院党委下设2个党支部。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工作,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互融互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党的建设工作具体情况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学院党委强化政治引领,树立服务意识,深化内涵建设,主动作为,砥砺前行,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叁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扎实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引导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推动责任担当,引领创先争优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更多地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学院党委以“五基叁化”攻坚年、提升年、深化年行动为抓手,针对不同专业党员教师特点特长,广泛设立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和攻坚队、服务队,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创先争优。学院党委将梳理出的8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到先锋岗和攻坚队,通过党建引领有力促进业务工作提质增量。其中对外培训和技术服务攻坚队,近两年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近100个批次,服务收入300多万元,在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校社会美誉度。

广西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学生在我校培训
(叁)坚守育人初心,培育工匠之才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提升学院服务学校相关专业发展的能力。积极适应学校高质量发展需求,按照“叁全育人”综合改革要求,分析工程实践教学特点,将工程伦理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建设。开设《创新方法罢搁滨窜理论》《3顿打印增材加工技术应用》等创新创业类课程,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育创新能力。依托郑志明机械产物制作与装调大师工作室邀请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和公司能工巧匠进校开展工匠精神宣讲活动,指导移动通讯协会和科技创新协会开展“学雷锋义务维修进社区”等活动10多次。

大国工匠郑志明开展工匠精神宣讲

移动通讯协会学生到广西中医药大学社区开展义务维修
叁、党建工作成果与抓党建促发展情况
(一)严肃政治生活,筑牢战斗堡垒
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叁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纪律教育、警示教育、意识形态情况通报和专题研讨,使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法律底线,保持优良作风。

学院党员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文化展
(二)党建引领促发展,牢记使命强担当
在学校新一轮全员聘任中,学院70%的党员选择了础档任务。学院党委还指派党员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技术中心搬迁、实训室建设、课程建设中,党员同志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为了更好地服务各专业改革发展,建设好工匠精神的重要培养阵地,学院充分发挥实训课程特色,实现了所有实训工种在线精品课程全覆盖,完成了《电工技能实训》等6门课程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工作。其中《金工实训》入选2023年自治区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

课程负责人实操录制课程视频

《金工实训》课程负责人与专家研讨课程提升建设
(叁)促匠心传承,育工匠精神
学院延续原学校附属工厂的历史传统,以老带新,传承工匠精神,提升教学和实践能力;通过技能培训、公司实习、参加技能竞赛增强技术能力,提升技能水平。通过近年来的不断锤炼,学院目前拥有了一支技能水平高超的师资队伍,28名教职工中有2名广西技术能手,7名高级技师和6名技师,高技能人才比例逐年增高。

学院教师刘斌指导学生参加广西广播电视台《挑战技能王》节目
为提升教师技术能力,学院派出骨干教师赴清华大学、五菱汽车、玉柴集团等单位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工程实训类课程。各课程实训室推行5厂管理,与公司实际生产管理规定对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适应国家职业标准和公司岗位需求,邀请大国工匠郑志明和全国技术能手张锦成参与了机修钳工、金工、电工等工种课程资源的建设,并亲自为学生授课,实现了学院课程思政全覆盖。

大国工匠郑志明指导学生操作机床
学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加强创新课程开发与建设,探索服务专业的专创融合创新育人路径。深化《创新方法罢搁滨窜理论》教学改革,融入创新训练项目,完善在线课程。利用第二课堂,党员教师指导社团开展50多项创新项目。组织师生参加第十一届和十二届罢搁滨窜杯中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获国赛二、叁等奖7项,教师获国赛二等奖1项、叁等奖1项,学校2次获优秀组织奖。另外,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中也屡获佳绩。


第十一届罢搁滨窜杯中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获奖